


花事情事系列一至十
作者:雪语莲香
写在开篇前的话:也许田园需要鲜花,于是,我多情地捧来了几朵......
第一朵
五瓣丁香
当我的朋友神秘兮兮地将一个QQ号码放在我手里的时候,我的心不觉的神往起来。看着那灵妙的数字好像在跳跃,在舞蹈,招引着我走向了网络世界。于是第一次上网,我便给自己起了一个颇为得意的名字——五瓣丁香。
四季花开,文人墨客是免不了借花抒怀的。且不提“杏花春雨江南”,更不必提“紫薇花开半年”,单是写四季的代表花种的诗词歌赋便不胜枚举了。但是写丁香的却很寥寥。也许是我寡闻的缘故。总之从记忆中搜索,涌起最深印象的也就只有戴望舒的《雨巷》了。其诗中云: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这首诗是我在上初中的时候无意中读到的。第一次读便被那诗韵,诗意深深吸引住了;再读便是那悠长悠长的浪漫故事令人遐想;如今读,当初那怦然心动的感觉淡了很多,可是“丁香”这一词语却鲜活的跳了出来,久久萦绕在心头。
丁香,又名丁子香,支解香,雄丁香,公丁香。《开宝本草》中有云:“丁香,二月,八月采。树高丈余,叶似栎叶,花圆细,凌冬不凋。子如钉,长三四分,紫色,可入心腹之药尔。”
那时对一个长在天津的人来说,了解到的丁香不过如此。不过后来,我有幸在冰城求学三年。曾独居花木丛中,丁香树,丁香花曾是我梦的天堂!
丁香花是哈尔滨的市花。春天一到,大街小巷飘着它的幽香。徜徉在丁香林间,我觉得自己就是那丁香一样的姑娘,总是幻想在丁香林间也遇到一个观望我的男子。丁香的感觉一直陪伴我度过高中三年的独居生活,所以今天落下一个爱幻想的毛病。可是那时全然不顾,而且总是乐在其中。
关于丁香,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谁找到了五瓣的丁香花,谁就找到了好运。为此,我足足痴痴傻傻了许久。看见丁香树就围着转,寻找那希罕的五瓣丁香。丁香原本四瓣,花虽多,但是要在一树花中寻出那幸运的花瓣,难于上青天。同学中有人拥有一两朵。而我便在别人的羡笑中嫉妒不已!于是当天便爬了树,一枝一枝地找。第一天的收获便是凌乱的头发,褴褛的衣衫;第二天的收获是褴褛的衣衫,凌乱的头发;第三天的收获竟是流血的手臂了;第四天的收获已是“矫捷过猴猿”了;第五天的收获就是小小的深紫色的五瓣丁香了。轻轻拈起它,轻轻放在手心里,看着那晶莹的花瓣,闻着那幽香,我的泪都要下来了。忘情时,竟不知自己在树上,在空中。于是一不留神,“天女”般的飞落于大地,重重的摔在地上。可是手中温柔地握着那“五瓣丁香”。它完好无缺,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呢?
后偶闻花是能食的。据说乾隆的爱妃香香公主就是食花之人。于是全班爱美之人便“蠢蠢欲动”了,而我则是“一身试法”的第一人,颇有些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的勇气和胆量。在那样一个季节,那样一个特殊的城市。食花的对象唯有丁香最合适了。花入口,并不难吃。
于是便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的品味开来。不料,下午便得到噩耗:说丁香花是有毒性的。闻此,全班如惊弓之鸟。而我的脸也白了,眼也直了,嗓子也似乎发紧了,颇有生命垂危的感觉!“洗胃吧!”一个高明的声音呼喊到。对呀!只能这样了!我还正在无奈地想着,竟已经被抬出了教室。不想,路遇班主任,遭盘问......呜呼!惨哉!办公室里,我和“同党”灰溜溜的依墙站着,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光荣”地挨老师批评,但是心中仍不禁暗喜,因为从老师那里得知,丁香花并没有毒,有毒的是丁香叶。这样一来,洗胃自然免了,浑身也觉得有劲儿了。那么老师的说教早已经是过耳清风,满脑子里飘的还是丁香。丁香呀!丁香!你果真没有负我呀!
如今,早已经离开了丁香的城市,早已离开了丁香林,然而在那寂寥又悠长的忆廊里仍然飘着我的五瓣丁香,芬芳异常。这五瓣丁香不时地幻化出一个女子,那便是我。带着芬芳,哀怨,彷徨在孤寂的网络世界。“五瓣丁香”撑着油纸伞走过这午夜,在网络的丁香林里,倾听心语心言。
第二朵
栀子馨香
也许是人们和我一样太爱那丁香,也许是人们都想拥有好运。所以网络世界的很多角落都飘着“五瓣丁香”的淡淡芬芳。对此,我竟一点也不知晓。还常常奇怪有一些人为什么和我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还常常纳闷为什么一些原本聊得很不错的人会突然失踪。直到有一天,一个朋友问我:“是你贴的两个帖吗?”我终于明白还有人和我重名。而且队伍挺庞大呢!那一刻,所有的得意都变了味道,心中不免有一点失落。也就在那一天,这个朋友送给我第一个名字--栀子馨香。从此,我告别了丁香的芬芳,摇身变成了“栀子馨香”。
说实话,我从来没见过栀子花。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出自何方,什么习性,我一无所知。唯一知道的一点点便是宋代陆游的那句“清芬六出水栀子”的诗了。这句诗明显的信息就是:栀子是六瓣的 ,而且还可以长在水中。至于它的形状,我猜想可能和“栀”这个字有关系吧!“栀”这个字由“木”和“卮”组成。那“木”是不难理解了,而”卮“是酒杯的意思。记得《鸿门宴》一文中,项羽招待刘邦的车右樊哙时就用的“卮酒 肩”。那么我猜想栀子花应该像个可爱的小酒杯才对。这些仅仅是我的猜测,我没有问这个朋友。我想他给我起这个名字,总该是对此很了解的。那么谜底还是我自己去揭开才会有意义。
我找到校园里有名的老花匠,问其花。老人支支吾吾地竟说不明白。我颇为失望,心想:连他也不知道,那完了!栀子呀!栀子!是不是终将和我失之交臂呢?我还是不甘心,决计继续找下去!既然这个朋友是四川人,又是他送的名字,那么栀子花该是四川一带的才对。
于是翻阅了大量的书籍,终于惊喜的发现:四川确实有一种红栀子花,初冬开花,色香和一般栀子不同。据此还有一个传说:蜀主孟昶,十月宴芳林园,赏红栀子花。其花六出而红,清香如梅。蜀主甚爱,让人将其图于扇面,绣于衣间。待花落结实,用来染素,成红色,妍丽异常。还听说,着栀子花总是白色的,而红色的开在深秋的是异种。对此,我想我这个朋友也许是知道的。那么他送的这栀子花若真是红色,该是人间极品了吧!
原来栀子除了水栀子,还有山栀子。如果说水栀子是清芬的,那么山栀子就是浓郁的了。还有一种生于安徽福建的矮种栀子,高度不到一尺,花小叶小,竟然叫“丁香栀子”。看来这丁香和栀子并不是毫无渊源了!我不禁欢喜起来!
我读诗不少。竟不料。自己也是一个粗枝大叶之人。其实很多熟悉的诗句里,早有了栀子花的身影,自己却一点也不知道。比如:宋代朱淑真有诗云:“一根曾寄小峰峦,詹卜香清水影寒;玉质自然无暑意,更宜移就月中看。”这诗句中的“詹卜”就是栀子在佛经里的称呼。相传它的种子还是从天竺来的呢,有诗:“詹卜含妙香,来自天竺国”为证。看来,这栀子还是“外宾”呢!
栀子除了叫詹卜,还叫木丹,越桃,鲜支等别名。汉代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中就有“鲜支黄硕”的句子,那“鲜支”该是栀子了。而东晋谢灵运的《山居赋》中还有“林兰近雪而扬猗”的句子,想必那“林兰”也是栀子了!
凭着我的执著,总算对栀子花有了一点了解。也算不辜负这好名字吧!如果说,丁香活在我的记忆里,那么,栀子该是活在我的想象中了。听说四川铜梁园东北六十里的白上坪地方所种的支子,多至万株,望如积雪,香闻十里。那该是怎样的景象呀!我这朋友的家乡原来是栀子如海的地方。他真是幸运。我也很幸运,得到这样一个名字,拥有这样一段浪漫的想象!
“禅友何时到,远从毗舍园;妙香通鼻观,应悟佛根源。”而我拥有这意念上的栀子馨香,该谢的应该是这位朋友呀!
第四朵
国色天香牡丹魂
若谈谈芳草世界就不能不提牡丹了。因为牡丹是百花之王,是有名的富贵花。爱美之人皆爱花。所以将人比作牡丹,那么是对她美貌的最高奖赏了。而我是一个普通的只能以狗尾花自比之人,所以每每想到牡丹,总觉得自惭形秽。直到今天,应人之托,才动笔话说牡丹。愿牡丹花魂有知,谅我丑陋之辈冒犯了:)
其实牡丹在百花之中,还真算得上老前辈了。早在晋朝就有“永嘉水际多牡丹”的说法。据说北齐的画家杨子华也画过牡丹图。到了唐代,长安牡丹大盛,涌现了不少写牡丹的好诗呢!后来到了宋代,洛阳牡丹甲天下,甚至被称为“洛阳花”。看来当今市花的创意是由来已久的喽:)
既然爱美之人皆爱花,那么爱花之人该是喜欢赏花的才对。要赏花可不能落下牡丹,就像学诗不能落下李白杜甫一样。而我欣赏的最初的牡丹是我的爷爷种的。其实爷爷种的不是我概念上的牡丹,因为她长的太不像雍容华贵了。看上去有一点像芍药,懂花草的爷爷管她叫“木芍药”。儿时的我,因为把牡丹神化了,所以总觉得受了骗,干脆就叫她“莫药勺”(这是对天天要我吃药的爷爷奶奶无声的反抗哟:)后来大了,总觉得应该去看看真正的牡丹。于是就独自踏上了南下的列车。
曾经听过“谷雨三朝看牡丹”的说法。所以每年的谷雨节一到,牡丹花就该烂烂漫漫的开放了。而每一年的谷雨节大都在四月下旬,所以五一去洛阳看牡丹该是很不错的注意了。
那一年,我还在上大学,偷着逃课,早走了两天,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一睹花容。逃课的后果,我全然不顾,因为古语有曰: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我到洛阳的时候,牡丹已经放了三天了。真是玉笑珠香,娇艳欲滴呀!据说洛阳的牡丹多至170多种,还是一个大家族哟!有黄,紫,红,白,绿诸色。当时名种的“紫绢”开的最好。瓣薄如绢,色作紫红,想来自是此中俊物。我徜徉花前,饱餐秀色,真的可以忘饥了。
回去以后,不知道什么原因,老师并没有说我。也许是因为我看了牡丹之后变美了,老师终于不用受我貌丑的刺激,放我一马吧:)对此,我是乐不可支了!我说呢,人人都希望变得美丽,原来好处多多呀!
想当年,唐明皇和杨贵妃在沈香亭赏牡丹。不识趣的李龟年捧檀板率众乐前去演奏唐明皇素不喜欢的旧曲,当然不及李白的“清平调三章”吃香了。当时唐明皇听到“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和“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之后,高兴极了。一面点头称赞,一面带笑的对杨贵妃说:“你只要在妆台镜前,喝一杯紫金盏酒,那就可以切合这诗句了。”所以我赏花回来变美了,也是合情合理喽:)
不过牡丹时节最怕下雨了,牡丹一遇雨就会低下头来,分外的楚楚可怜。因此风伯和雨师是牡丹的大敌。所以呀!雍容华贵,仪态万方固然好,但是经不起风雨和烈日的考验,那么做了花王又怎样呢?既然是这样一个王运不长,富贵短暂的花王,我想不作也罢!!岁月如梭,容颜易老。徒留瞬间的美丽,不如活得生机盎然,就像狂风中摇曳的狗尾草。
重新坐到梳妆台前,镜中的我并没有变,还是狗尾草的容貌,但是我觉得自己很美丽。
第五朵
再见丁香
我独自游走在雨中,游走在异乡的街道上。陌生的城市,陌生的脸孔划过我疲倦的脸庞,穿过我飘逸的发丝,渗透进我的心里。这陌生的感觉就像雨中的空气,潮湿而清新。而这陌生丝毫没有给我恐惧,反倒让我觉得闲适而轻松。
我一直不反对在孤独的时候听哀伤的调子,因为我觉得这是给心情一个家,一个可以宣泄的地方。所以出门时,我带上了喜爱的曲子。走在雨中,才发现自己是大街上唯一一个没有打伞的人。于是忘记带伞给自己喜欢淋雨找到了合理的借口。
雨并不大,淅淅沥沥的。黑色的风衣包裹着我颤抖的身躯,而将灵魂和脸孔赤裸裸地抛在雨中。一会儿工夫,脸、头发连同心都是湿漉漉的了。
我听着哀伤的调子在雨中前行,并没有撑一把油纸伞。然而我万没有想到会在这里逢着一棵高大的丁香树。这丁香树的出现,将我拉进少女时的梦里。望着它,我仿佛回到了爬丁香树,找丁香花,吃丁香花的时代。望着它,我觉得自己又是那个有丁香一样芬芳和忧愁的女子。
我在这高大的丁香树下绕了好几圈。终于发现这丁香并不是我当年所喜爱的丁香了。因为它太高,高得让我根本触摸不到丁香花;它的树干很粗,被雨水浸透后,看上去黑黝黝的;它的花色并不纯,远没有在哈尔滨看到的那些丁香花鲜艳。蓝色和紫色交织的色彩给人压抑的感觉,就如同我的心一样;我努力的深呼吸,可还是很难闻到扑鼻的香气。
于是,我离开了那棵丁香树,带着痛苦的失望;于是,我又回到淅淅沥沥的雨中,没有撑一把油纸伞。我没有遇到梦里的丁香树;我也没有闻到丁香花的芬芳;我更不是那丁香一样的姑娘。
听着悲情的调子,我从街巷的这头走到那头,不知道走了多久,更不知道雨是什么时候停的。太阳没有马上出来,空气里还弥漫着泥土的气息。我掉头准备回去的时候,远远的看见了一个老人。
这老人不高,推着一辆绝对是自制的小木车。这小木车是一个历史的产物。在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常常能看到老人们推着这样的小木车。里面可以坐两个小孩,或者还可以装一些买来的蔬菜和粮食。这样的小木车多是小脚的老婆婆推着,方便而且省力,累了的时候还可以坐在小木车的横板上休息。小时候,我总梦想着可以坐一下这样的小木车,可是我的奶奶不是小脚,所以我一直未能如愿。
今天我又看到了这久远的小木车,心中升腾着无限的喜悦。于是驻足望着那老人向我一步步走来。兴许是我看得出了神,兴许是我呆呆的样子很可人,总之,老人的微笑比我要灿烂。
是老人主动和我说的话,我也忘了第一句是什么。因为我一直看着那小木车,和老人的小脚。老人很健谈。从她口中,我得知她已经89岁了,膝下无儿无女,靠政府每个月发的救济金过活。不久前还摔伤了脚,病愈后常常推着木车出来锻炼。她说这样可以和人们说说话,不至于太闷。老人说着说着,眼中竟然转着泪花了。她用苍老的手擦拭着眼角,混浊的眼睛似乎还有生的希望。那一刻,我心中一紧,一股酸楚的感觉袭上心头。想想自己,再想想这老人,我的苦难又算得了什么呢?
告别老人的时候,我掏干净口袋里所有的钱给了她。老人执意不要,可是她拗不过我。在推让中,我摸到了老人那双苍老的手,这手是粗糙的,干裂着一道道口子;这手是黑黝黝的,没有一点光泽;这手应该是触摸过一个世纪的手;这手应该是创造过生活的手。如今,我真真切切的感到了这双手的苍老,然而它是热的。
我只说了一句:“奶奶!您自己注意身体!”便没敢再回头,我知道我是绝对不敢再看老人孤寂的眼睛的。或许那凝滞的眸子里还会挂着泪,我就更不敢看了。
我又游走在暮色的街头!远远的又看见了来时遇到的那棵丁香树。苍老的树干,黑黝黝的树色,丁香花在暮色里更不鲜明了。然而我却依稀闻到了它的芳香。在遥远的街巷尽头传来小木车吱扭吱扭的声响,这响声和这花香一样悠长悠长…..
我又摸了摸那丁香树苍老的树干,却摸到了熟悉的温度!我终没有遇见丁香一样的姑娘,然而耳际忧伤的调子已经不再忧伤!
欧!再见了丁香!再见丁香!
第六朵
马蹄莲
哈尔滨的春天在丁香花开的时候,算是真正的来了。这时候,我喜欢到竹哥哥家的园子里去玩。
他家的园子里,有高大的丁香树,花开的时候,满园的香,悠悠的飘着,就这样一直持续到夏天……他家的园子也是用高低错落的篱笆围成的,所以小鸡可以在篱笆墙的缝隙里钻进来钻出去地捉虫子,叽叽的叫着。丁香树下,有一个简易的秋千。是用粗糙的麻绳和一块长方形的木板组成的。竹哥哥没有兄弟姐妹,听说有一个妹妹,但是死了,所以他很喜欢我。只要我去,他就把秋千让给我玩,而他则在后面慢慢的推着,使得秋千能不慌不忙的荡悠着。
坐在秋千上,我可以放眼看到整个园子。园中,绿油油的种着各种蔬菜。农村的生活就是在这绿色中获得幸福和简单。但是竹哥哥家的园子却长着美丽的马蹄莲花。他说,这是他爸爸为这马蹄莲专门开设的一米见方的土地。所以这园子有着神秘浪漫的气息,吸引着我。
马蹄莲花开的时候,我和竹哥哥就蹲在花前看上一个上午,直到他看到落泪。我也不问,陪着他一起哭。当我的脸哭得象个猫脸一样的时候,竹哥哥就会敲着我的头说:“傻乎乎的,哭什么?好丑的猫哟”然后我就笑,他也笑。关于童年里马蹄莲的记忆就这么简单而纯粹。
有一次,竹哥哥问我:“雪儿,你相信花会说话么?”我歪着头不解的看他。他淡定的眼神里已经有了答案,所以我无话。他继续自言自语地说:“马蹄莲是我妈最喜欢的花,所以爸爸把它种在这里。爸爸说只要我想妈妈了,就可以来看她。春天花开的时候,妈妈就会和我说话…..”我无语,用温热的小手挡在他的眼前,我感到了他泪水的温度。
竹哥哥是个寂寞的孩子,他只有和我在一起的时候才笑。我妈说,他妈在生他妹妹的时候,死于难产。那一年他7岁。
我并不明白什么叫难产,但我知道竹哥哥的妈妈死了。所以每年马蹄莲花开的时候,我都陪着他一起看,一起落泪。记得那时候,风总是不时地吹过来,丁香花瓣随之簌簌的落着,轻拂着我们的脸,象温情的手在抚摸着脆弱的灵魂。
我曾问竹哥哥,如果我走了,他会不会象想他的妈妈一样想我。他说他会,因为他可以听见花语。我问这个问题没多久,爸爸就带我离开了哈尔滨回天津上学。走的时候,竹哥哥追了我们很长一段路。在我和爸爸拐出村口的时候,他气喘吁吁的出现了,一脸的汗,怀中抱着美丽的马蹄莲花,没有花盆,只是用一块破布包裹着。那一次,我哭了。他用温热的手挡在我的眼前,说:“雪儿,别哭!带着它吧!想我的时候,我会在花里给你说话!”
上了破旧的公交车,我趴在车厢后面,看到竹哥哥定定地站在路边,高大的丁香树一排排的飞过,凌乱的飘着雪白的花瓣。竹哥哥消失了,我回身的时候,泪落在了马蹄莲的花心里,我听见了一句“再见”,是竹哥哥的声音,寂寞的声音!
竹哥哥给的花,在一天一夜的路途辗转中死去了。爷爷本是个爱花的人,为了不让我伤心,也种起了马蹄莲,也在园中。花开的时候,叶片翠绿,花苞洁白硕大,酷似马蹄的花心承载了我童年的美丽。
当我定定的看它的时候,爷爷就问我:“雪儿,干什么呢?”
“我在听它说话,爷爷,只有这马蹄莲才可以说话!”
爷爷笑了,摸着我的头说:“雪儿,只要你和花同心的话,无论它是不是马蹄莲,你都可以听见它在说话!”
“是么?”我不解的歪着头问。
“是的!雪儿!每一种花都会说话,每一朵花里都有一个家,一个世界。只要你听,那么你就可以听见!”爷爷边说边摇着蒲扇,冲我笑。
一晃十多年过去了,我的爷爷早已经去世,我童年的竹哥哥也已经消失。但是因为有这花,我依然常常记起他们。也曾搬了几次家,但是不变的是,我都在阳台放一盆马蹄莲花。花开的时候,洁白如玉,不多的绿叶衬托着花朵那纯洁莹润的感觉,有如一白衣少女满怀纯情的消然静立。交错的茎演绎着不羁的个性,又显示着自然,洋溢着创造的灵性,装点着我浪漫的心情。
花下,一杯茶,一段歌,开着窗,你可以听见花语,但是声音很小,悄悄的,隐隐约约。你要俯下身子,侧耳倾听才好,那么马蹄莲的花心里会传来暖暖的一句话“永结同心”!我端着茶,微笑着,哦!原来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