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真性情的高考作文
肖畅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依然是百花齐放。各地作文题目一一索引的同时,如果也跟着在心里试着练练笔,想必能产生思维爆炸的感觉。无论是湖北的《举手投足之间》、天津的《人之常情》、上海的《他们》,还是重庆的《在自然中生活》等等,虽然题目多已确定,但立意、角度都给学生留下自选权利,称之为“思维的盛宴”似乎并不为过。
但是,也如有的专家在点评中所言,大部分作文所给的材料就已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立意空间,学生思维创新的可能性,实际上也有所限制了。高考作文成败的底线,无非是“不偏题”。但这个“题”,不应该只是考官们设定的主题。主题如果被设定,学生就容易去猜测、迎合潜在答案中所设定的“正确的思想”,然后再来求诸文字本身的美感。
作文不只在乎文字的历练,思想的价值同样重要。去年,有位学生在高考作文中,揭露自己的父亲是一名贪官,此文于网络中流传甚广。在有关此文主旨所涉及的伦理价值之争议中,有评卷老师表示,这篇作文高分是因为文字的漂亮,主旨有争议是次要的。但是,希望考官不要忘记如此常识:文字是语言的载体,语言是思想的载体。高考作文不可能只是文字的游戏,它应该是有思想的,或者称之为有“想法”,也即老师们经常所说的:要有“真情实感”。
有了这种“真情实感”,那就胜过一切纯粹技巧的创新。但如果在一个立意封闭的写作材料中去思考,去调动自己的人生经验、情感积累、思想积累等等,那技巧的创新实则胜过思想本身。思想不可能靠技巧获取,它是生活的沉淀之物;但技巧往往又是应对设定的主题必须依靠的,这是一种表达的困境。
思想不一定要是哲学家式的,它可以很朴实,很简单;当然,它也同时透露着基础教育中耳濡目染所接受的人生观、价值观,不一定是宏大的,但至少是时代的映射。只是,人生观、价值观,不是“应试”出来的,更不可能通过写作的思维技巧而提升,因为这种提升只是一种拔高,是一种高调的虚伪。
作文当然不是按作家、哲学家的标准去考查学生。但从作文所承载的思想、情感层面来说,我们的确可以从中窥见基础教育是如何注重学生人格成长的。我们需要真性情的高考作文,也即需要真性情的学生,以至今后生活于我们周围真性情的公民。这种真性情,是从基础教育中的表达训练就开始了的。虽然这种表达训练,绝不仅仅是作文训练,但以我国基础教育的实际来说,作文的确承载了大部分的表达训练。
高考作文,就是要讲真话,讲心里的感受,无需为创新而创新,为出奇而搜肠刮肚。当然,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也不便放大高考作文的社会价值,但不可忽视的是,它的确有超乎教育本身的价值。在这中国的第一大考中,高考作文里暗含着一个学生的思考习惯、表达习惯,这会是他们今后文字思维的根基、起点。如何写作,如何说话,不是语文学得怎样的问题,而是你愿不愿意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情感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