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平台帮助
dvbbs

>>
搜一搜相关精彩主题 
李乙隆交流平台南山月沙龙『好人榜』 → 读《不应把医疗当奢侈品》想起父亲之死并怀念父亲

您是本帖的第 1262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读《不应把医疗当奢侈品》想起父亲之死并怀念父亲
本坛编辑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超级版主
文章:5122
积分:8351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07-11
楼主
 用支付宝给本坛编辑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本坛编辑

发贴心情
读《不应把医疗当奢侈品》想起父亲之死并怀念父亲
读《不应把医疗当奢侈品》想起父亲之死并怀念父亲

李乙隆

近日有一文在朋友圈疯转,《不应把医疗当奢侈品》,文如下:
我是某大医院的医生。有位退休高干,每次来看病都找我。这天他感冒了,有几声咳嗽。我看了以后觉得没多大事,就说:“老首长,回去别吃药了,多喝点白开水吧!”老首长非常不高兴,没说话,离开我那诊室走了。
    “那小子,给我看病不给药,叫我喝白开水!”老首长找到冯主任嘀咕着。冯主任马上开了一张住院单子,让他住进高干病房。
不就是咳嗽吗?止咳!
止咳药下去,不咳了,痰却出不来,变成肺炎了!
不就是肺炎吗?消炎!
大量的消炎药一用,炎症消退了,但是火毒出不来,就变成了急性肺源性心脏病,喘不上气。
不就是喘不上气来吗?插管子,上呼吸机……
解决不了问题,就转到重症监护室去。
到了那里,继续输液,插管子,上呼吸机……
这样折腾半个月,老头就死在了重症监护室! 
他的老太太到了我的诊室,放声大哭。
等到老太太哭完,我说:“阿姨,我就问你一句话,我这个老首长如果按照我说的,回家多喝白开水,会不会死掉?”
她说:“肯定死不了!”
对,肯定死不了!
但是,在这样一个国家级的大医院里,经过15天的时间花了16万元,人却没了!我们这些科的主任,可都是国家级的学科带头人啊!
国家级的大医院整个治疗过程就这样,那些省级、市级、县级、乡镇级的医院呢?
现在的医院呀!
现在的医生呀!
得了糖尿病,医生告诉你,必须打胰岛素,否则血糖控制不住。胰岛素有副作用,并发肾衰竭,医生告诉你必须透析才能保命。接下来肢体溃烂,伤口没有愈合能力,医生告诉你,不截肢,溃烂就会继续发展……
得了癌症,医生告诉你必须花几十万做手术。做完手术告诉你,必须放疗化疗才能控制癌细胞。等癌细胞扩散,人留不住,告诉你,我们尽力了!你倾家荡产却救不活亲人一条命。你还能怎样?能把医生砍了吗?
突然明白,只要进了医院,就由不得你了,任凭医生牵着鼻子走,结果根本没有保证,你还不敢有半句怨言!手术你签了同意书,所有治疗都是你同意的。
这就是现在中国的医疗现实!
有钱人认为住进最贵的医院,健康、生命就有保障了,殊不知住进去后小病变大病,最后就住进了“太平间”!
最善良的医生总结:中国人死于无知。
上面便是根据良知医生宿明良的口述整理而成的一篇短文,李某仅在文字表达上略有修改,对宿医生所讲的事实和观点,没有一点改变。
就上面宿明良医生所讲的那个具体事例,确实可以这样说:中国人死于无知。但务必注意,那个死者是享有公费医疗的高干。死者生前可能这样想,公家的钱不花白不花,公费医疗的钱花得越多,健康越有保障。
在医疗上大赚老百姓的钱,老百姓是被动的、无奈的。能够主动迎合的,有两类人,一类是享有公费医疗的官员,一类是不差钱的富人。对某guo普通百姓而言,即使医疗保险给你报销了六成,医疗费仍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所以,李某说:某guo人死于医疗制du的不公、医院的贪婪、医生的无良。把上面那个事例中的老首长换成普通老百姓,一般是不会上医院的,如果上了医院,能遇到像宿明良这样有良知的良医,那是天大的幸事,但遇到这种医生的可能性极低,因为,即使医生良知未泯,也会为了完成创收任务违心而为。如果医院已经企业化,医生便类似于企业员工,哪个企业会白养不能为企业赚钱的员工?
有一个段子这样说:某guo的药价比世界高5-10倍,为什么会这样呢?在绝大多数国家,救命药都是免关税的,还会通过国家补贴来降低药价。在某guo,绝大多数百姓的消费水平都很低,某guo经济发展在内需方面除了政府投资的项目,在百姓身上主要依靠教育、住房和医疗三驾马车,这三样消费谁也逃不脱,不分贫富,所有人都参与到这样的“高消费”中来,以此促进经济发展。在文明、发达国家,这三样都属于社会基本保障,所以,很多国家的百姓不用靠拼命工作来应付这谁也逃不脱的三样“高消费”,经济增长速度普遍不如某guo。
读宿明良医生的短文时李某痛苦地想起父亲之死!与那位高干一样,李某父亲也死于重症监护室。
看护病人的亲友要进入重症监护室,必须经过医生许可,而且时间很短。父亲在重症监护室中孤独地死去,死时,身边一个亲人也没有!
父亲之死,是李某心中永远的痛!李某一直不愿面对,只是惜墨如金地在微博上写道:“2014年12月11日,农历十月廿日未时,父亲李统辉病逝于潮南民生医院!父亲生于1938年农历十月十六日未时,享年七十七虚岁。父亲又名赛林,勤俭、质朴、乐观,读过四年私塾,聪敏喜读书报,年轻时即开始当村干部,后被借调至公社负责水利工作,颇有民望!子欲养而亲不在!阿弥陀佛!愿父亲往生极乐!”
2014年12月11日上午十点,李某被医生允许去重症监护室看父亲,只见他被绑在病床上。李某惊问其故,护士说:“你的父亲不肯配合治疗,我们不得不这样做!”李某要求解开父亲,护士照做了。父亲表现出很强的求生欲望和生命力,坐起来扯下输液架上的一张写有主治医生姓名的卡片给我,有点惶恐地说:“你拿着,这个医生很坏,她肯定开错药了,用了她的药之后非常难受,跟她说我很难受,她就说我不肯配合治疗,她不顾病人死活,不肯换药!”那时候李某根本没有想到问题的严重性,没有想到父亲会被那个医生“治”死了,完全听信护士的话,劝父亲要听医生、护士的话,配合治疗。李某后来总骂自己当时混蛋至极,父亲不是小孩,也不想死,哪会不配合治疗!他一定预感到那个医生会把他“治”死的,所以才要李某拿走那张卡片,即使父亲死后我们不会对那个庸医做什么,起码知道自己的“杀”父仇人姓甚名谁呀!可混蛋至极的李某没有接过那张卡片,后来一直在想,父亲临死时,对李某会是多么失望呀!李某永远不会在这件事上原谅自己,永远不会!
在重症监护室中被捆绑着、输着使他十分难受的药液,孤独地死去,死时没有一个亲人在身边,这就是我的父亲!每思及此,李某痛心疾首。这样的不幸者不知有多少。而医院呢?医疗费照收,一点损失都没有。因为死者家属是善良的普通老百姓,医生一点风险都没有,一张死亡通知书就把一个活生生的人送进了另一个世界,主治医生和护士就像面对一只蚂蚁的死亡,谈笑依旧,奖金照领!
客观地说,应该还有些医生会以最合理而不是最赚钱的治疗方案对待病人,也尽心尽力了,但还是救不回病人的命。这样的情况,我们绝不能怪罪医生!
倘若因为病人家属已经在医院砸进很多钱,再也拿不出钱了,就差那么一点点,医院就停医停药,任由病人死去,这样的情况,在李某看来,天理不容,可在某guo,正常得很,你没钱,治什么病!
宿明良医生所讲的那些情况呢?李某父亲所遇到的这种医疗情况呢?找谁说理去!
父亲之死,把李某推到精神崩溃的边缘。在家族大操大办父亲丧事的时候,李某有过几次失态。
从父亲死亡到安葬,因择日之故,有好多天。父亲的遗体被放在专门用来存放尸体的冰柜中,冰柜是透明的。每夜,李某都守在父亲的遗体旁边,一夜有堂弟作伴,一夜有侄子作伴,好几夜,只有李某一人。那是一所旧房子,其建筑,潮汕人称为四点金,有点接近北方的四合院,是高祖父时期的产物,由四间正房、两个厅、一个天井、一个门房、一个后房组成。1985年以前,乡亲们还没有大建房屋之时,这所旧房子及其周围的旧房子,是颇热闹的所在,住着很多乡亲。就说这所旧房子吧,四间正房,一间由曾祖父弟弟的孙子一家住着,一间由祖父弟弟的儿子一家住着,一间由李某的父亲也就是祖父的长子一家住着,一间由祖父一家住着,人丁兴旺。可现在,大家都迁到新房子去了,这一片死过多少先人的旧房子,夜里冷寂得很,只有李某与父亲的遗体相伴,悲凉难以名状。半夜,李某走出这所房子的大门,到外面小便,然后在邻近一所房子的门槛上坐着,忽然听到身后锁着的门里面有类似于脚步声的声音,不禁毛骨悚然,忙回到父亲遗体旁边的简易床上去。李某不是不信鬼不怕鬼的人,但李某一点不怕父亲的遗体,半夜里李某看着父亲的遗体时倒异想天开地希望能与父亲的灵魂交流。
父亲性格暴躁,喜欢吹牛。李某小时候惧其暴躁,长大了不屑其吹牛,对父亲一直缺乏感情。有时候与朋友们去看望父亲,朋友们对李某的父亲当然是毕恭毕敬的。他是李某的父亲,他自会获得李某的朋友们的尊敬,他用不着吹嘘什么来获得尊敬的!以他的现实情况,一吹,反而被人看轻。你在比你有钱得多的人面前吹嘘自己有钱,你在比你有才得多的人面前吹嘘自己有才,你在官场人脉比你牛得多的人面前吹嘘自己有官场人脉,凡此种种,都十分让人不屑!
你总吹嘘自己有钱,你的钱又到哪里去了呢?不少人会以为父亲给了李某多少钱,却不知李某与父亲在钱财上的来去十分明白。父母给儿女多少钱,儿女孝敬父母多少钱,只要力所能及,都不用拿出来吹嘘的。李某下面的话,主要是为了消除亲友的一些误会。
因为父亲当干部,在1980年之前,李某的家境在家乡算是较好的,但李某的童年特别喜欢下雨天,因为只有下雨天才不用干活。李某很小就知道,人活着就得干活,不干活就得饿死。李某还曾为“发现”这个“哲理”而痛哭人生的无意义:人生就是干活和吃饭的循环。李某入学之前就开始放牛、捡牛粪,入学后,早晚都得干活,高一只读了一学期便辍学,从此自食其力。父亲在李某身上所花的钱,主要便是帮李某买房子时先后花了12万元左右,李某对父母的孝敬,便是每月一领工资就寄去几百元。有人说父亲在家乡购置了多少宅基地,购置时很便宜,后来宅基地同城市的房地产一样不断涨价,但家乡的亲人从没有告诉李某究竟有没有父亲的宅基地,李某很早就离开家乡,便不好意思去对这个追根问底了。父亲的钱,在他去世后大白于天下,居然有26万元存款。母亲说这是李某寄给他们的钱积累起来的,李某立即否认。李某寄去的钱,只能是其中一部分,大部分是父亲挣的。父亲不再当村干部了,便开了一个杂货店,偶尔会为人择日、算八字、看风水。父亲的存款也可以说是他吝啬与过度节俭的结果。在父亲哀荣丧事和风光大葬中,我们兄弟仨及妹妹,每人出1万元左右,费用主要来自父亲的存款和丧礼金。父亲活着时一个铜板恨不得掰成两半来花,省吃俭用所存的钱,在他死后哗啦啦如流水般被花掉,父亲在天之灵,作何感叹呢?
关于父亲的吹牛,李某稍举两例。李某买房子是分期付款的,父亲帮李某买房子的钱除了首付几万外,便是每月1000元。可父亲会对人家吹嘘已经为李某买下多么了不起的一所房子,每月还要给李某1000元。听信他吹牛的人便来批评李某,怎么能这样没出息!来批评的人便给了李某澄清的机会,没有来批评的人就永远把李某看低了。父亲逢人就说李某的女儿上大学后,他要给多少钱。其实就算已经给了,也不必到处说呀!何况,李某就一个女儿,李某早就为女儿准备好了大学的一切费用,父亲要给,李某也不会要呀!多病的李某是宁可无钱治病也不会让女儿无钱读书的,清高的李某也不肯在经济上向人求助的,佛菩萨、神明保佑,李某并没有落进无钱治病的境况。李某女儿是李某父亲去世后才上的大学,现在已经是硕士生了。父亲26万元存款在丧事、坟墓上花得差不多了,剩下一点钱由母亲掌管。母亲曾隆重地对李某的妹妹说,要给李某的女儿多少学费。李某对妹妹说:“不用!”李某讲这些,只是为了减少亲友们的一些误会。
李某听到父亲的吹牛会很不屑,但李某现在又是多么愿意再听到父亲的吹牛呀!如果父亲还活着,李某照样会因为听到他吹牛而不屑、不耐烦,但父亲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从来没有一个人的去世,像父亲这样,让李某感到人生的虚无与悲凉!
尽管李某从不讳言父亲性格上的缺点,但从人格上看,父亲怎么说也是个堂堂正正的好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9-9-17 14:06:37编辑过]

本编辑在本论坛所发大多为转帖,转帖不代表本坛意见。本坛倡导尊重作者署名权。如难以查明作者,只能注明“作者不详”或注明稿件来源,请见谅。本坛对抄袭深恶痛绝,请大家转帖时学习本编辑做法,并且不要转帖那些声明不许转帖的。本坛特别欢迎原创。谢谢阅读和跟评!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9-09-17 12:46:23
本坛编辑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超级版主
文章:5122
积分:8351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07-11
2
 用支付宝给本坛编辑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本坛编辑

发贴心情
父亲的吝啬、节俭不止是对待他自己的钱财,对待公家的钱财,他也是这样。他当水利所长时,去为那些穷村修水利、修小水电站,在用钱方面总是省得不能再省,那些承包父亲工程的小工头都说:“咸水是喉干的人喝的!”他回家乡林招村当干部,为家乡修了学校和桥,都是花钱极少的,那时候哪有什么钱呀!李某多次看到那些小工头来向李某的父亲诉苦叫穷,母亲曾把一瓮萝卜干送给一个小工头,因为他说没有钱买菜了。
李某家乡林招村是财丁旺地,出过不少有钱人。有钱人如果不是特别有钱,要在地方史志上留下姓名不容易,一代又一代富人随风而逝了。人丁嘛,非常可观。从创寨的一世祖传至李某女儿这一代,才12代,本村、分村,加上移出去的人,总人口可能接近万人了。家乡总体上重钱不重文,正因为不重文,这么旺盛的人口,至今没有族谱,也从未见有钱人愿意赞助族谱。李某把家乡的传说、山水、风情都写进文章中,正是李某使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山村,“报上有名广播有声”。以前家乡还会有人对此表示欣赏,现在,没有人会当一回事了。只认钱不认人,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是世风使然,不独李某家乡。没有钱,病人治不起病,孩子上不起学,老人养不起老,连死人都葬不起。强制火葬,火葬费很贵,而墓园中,一块坟地几十万。李某的家乡在山区,土地多的是,可现在宅基地却贵得惊人。城市的土地是国家的,城市的房地产很贵;农村的土地既是国家的也是集体的,农村的土地越来越不便宜。那些卖地的钱流到哪里去了呢!
同家乡所有人一样,李某祖上没有出过什么文人,如果李某家族在林招村勉强算得上书香门第,那便是从父亲开始的。
李某十分佩服只读了四年私塾的父亲居然会喜爱上文学,会写些押潮汕方言韵脚的民谣去投稿。李某喜爱文学,与父亲应该有些关系,但这可能并非好事。如果李某不喜欢文学,不总去想一些天外天的、与现实利益无关的问题,在世俗人的眼里,李某的境况可能比现在要好。李某深知自己,只要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并不用努力,学习成绩就会特别好,但李某上课时,常常陷进各种狂想中不能自拔,弃学习成绩于不顾,走上社会后,也常会这样,弃现实利益于不顾!这能全怪文学吗?没有父亲的文学,李某这样的性格会不文学不哲学吗?
李某对父亲的文学,只在读小学时会欣赏,稍大,便不以为然了。父亲总喜欢吹嘘他的文学,但他这辈子,也只是在《汕头日报》发表过两首歌谣,在每期的《潮阳文艺》上发表一些歌谣。李某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前就在全国不少报刊发表过400多篇(首)文学作品,有的还是上万字的小说。李某给潮阳文化馆投稿之后,熟悉李某父亲的文化馆老师们,便认定李某一出手就比父亲强得多。有一年,李某送一个小潮剧、一个方言快板书去文化馆参加那时代一年一度的业余创作评比,文化馆的老师们都不相信这两个作品出乎一个木讷、腼腆的山村少年、高一辍读生之手,但从没有一个人会认为这些作品是李某父亲代笔,这是李某比韩寒幸运的一点。总人口247万人的潮阳市(后来拆分成汕头的两个区),有个文化团体,曾一度,每年会邀请全市在省级或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过作品的人来开会,给予奖励,在省级或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过作品一篇者为三等奖,二篇者为二等奖,三篇或三篇以上者为一等奖,还把这些作品的篇目公布于小报上。李某总是一等奖。1994年李某到汕头工作,1995年李某去潮阳那个文化团体汇报那一年度作品发表情况时,那个团体的领导开玩笑似地说:“你已到了汕头,是大城市的人了,就别来潮阳这个小地方争什么名利了吧。”后来,李某收到那份小报时发现,那一年,李某在省级或省级以上报刊发表的作品篇数,多于潮阳全市作者的总和。
李某祖父是个老实农民,是“贫下中农”中的“下中农”,在非常重视家庭阶级成份的年代,这种成份,对子女的命运来说,不算好也不算差。据李某父亲说,李某省吃俭用的祖父在1949年累积了一点钱,有些懂得社会形势的地主想以很便宜的价格卖掉土地,李某祖父想去买,因李某父亲的极力反对而不了了之。如果真的在1949年买下土地,那确实是冤大头,买了顶“地主”高帽,戴着这顶高帽的人,在1949年之后近三十年中,很难活出个人样!父亲只读了四年私塾,与他一起读过四年私塾的同村同辈人有好几位,只有父亲能成为村干部,继而因为“有文化”而被借调到红场公社(后改为区公所,再后改为镇),这既是因为父亲聪明,四年私塾没有白读,也是因为家庭成份不差。
父亲到了公社,先是当农场场长,后来便是水利所长,但一直没有转正。那时代,农村户口的人要获得体制内正式编制是很困难的,借调了20多年,还是借调,还是没有退休金的农村户口。父亲肯接受领导的动员和乡亲的邀请,回家乡当村干部,有个条件,便是让李某去区公所工作。李某当时在招聘合同干部的考试中总成绩名列全区(区相当于镇,不是县级区)第二名却因为没有高中毕业未被录用,李某当时已在电台、报刊发表了一些东西,那时候能在报刊、电台发表东西的人甚少,但李某并没有被破格录用,只能靠父亲的交换,才能在1985年2月进入区公所工作,其时李某未满十九岁。
李某在这件事上十分对不起父亲。李某在区公所工作得好好的,因为会写东西,颇受区委书记和区长的欣赏,但因为喜爱文学,走错了一步。被家乡人误以为当了大官的二叔其实只是曲江县民政局的一个股长,是从部队转业的,李某把自己在报刊上发表作品的情况告诉他,希望能获得他的帮助,争取到更好的发展空间。恰好曲江县文化馆需要一个人去编辑《曲江文艺》,于是,李某便在二叔的推荐下,凭自己发表过的作品,以及按曲江县文化局一位副局长的要求写了一个小话剧被认可,获得了这个工作,工资比在红场区公所低。几年后,区公所改为镇政府之后,有了不少转正的机会,与父亲同时代的那批借调到公社的农村干部,一个个转正为国家干部,与李某一同进入红场区公所工作的一批年轻人,也都转正了,现在,他们一个个都当官了,最不济的也能混上个副镇长这样的级别。李某的二叔也许是能力所限,也许是不上心,李某被曲江县文化馆借用了一年,曲江县一个官员安排他的亲戚去接替了李某的工作,李某就离开了。
回家乡后的李某去当教师。在民办、代课教师大规模转正的时候,李某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转正所需的考试、测评等,以为十拿九稳了,又一次被文学误了,被汕头文化部门的一位领导推荐去一个新办的报社编辑文学副刊。那个报社挂名于工商联,据说以后会有编制的,还从汕头日报社、汕头特区晚报社借调来了一些人。后来,出钱的老板也就是报社的社长因经济问题被抓了,那个报社关了,李某从此便开始在一些企业打工。李某当年转正的名额也被人顶替了。当年转正的那批人,现在都是学校或教育局的领导。
李某用失败者的口气讲述这些往事,是迎合世俗人的看法,不是李某的真心话。从2000年在上海“宁可辞职不入某dang”开始,李某就有宁可饿死不入ti制的决心。对父亲的内疚,则是真诚的!父亲那一辈人,都把“赚政府食”、“当官”当成光宗耀祖的事。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这个观念至今并未过时,考公务员热就是明证!从实际利益出发,如果不是成功的企业老板、商人,“赚政府食”总要比给老板打工强,因为“赚政府食”旱涝保收。李某在这方面,一定让父亲非常失望。
公民教育家李某无愧于社会!
不肖子李某愧对父亲!

(2019年9月)


作者介绍:李乙隆,原名李乙农,1966年秋末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红场镇林招村。读初中时开始以“李乙隆”为署名在学生报刊发表诗文。曾在基层政府部门从事文化工作。后教了八年书,教过小学语文、中学语文和历史。离开讲台后,当过报刊编辑、记者、企业策划部经理、副总经理、网站总编、民办学校副校长等。生活、工作过的地方有汕头、韶关、上海、深圳、南宁、北京、广州、天津等。1995年11月出版个人作品集《梅雨时节的美丽》,1996年7月出版个人作品集《邂逅一种心情》,2001年4月出版个人作品集《我为你北望中原》,2001年5月出版个人作品集《山村岁月》。
新世纪以来已完成的主要著作有:情感文集《不见当初的夜晚》,乡土文集《姐,回家吧》,散文随笔集《劝善》,微型小说集《雨中的背影》,中短篇小说集《破祠堂的那一夜》,歌词集《古道西风瘦马》,短文集《短笛无腔信口吹》、短信文学作品选《打开尘封的日记》,爱情诗集《短信时代的365封情书》,小品文集《战俘》,时评杂文集《只为那千年一脉的进退忧伤》、《为何我的眼睛总是满含泪水》、《李乙隆快语》, 五十万字自传《世界最长的信:我的甲申年及瞻前顾后》(又名《世界最长的信:一个普通人的自传》), 系列小说集《每一次遇见都是久别重逢》、《畸情》,百万字玄幻小说《万年孤独》。部分著作网上有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9-9-17 14:07:07编辑过]

本编辑在本论坛所发大多为转帖,转帖不代表本坛意见。本坛倡导尊重作者署名权。如难以查明作者,只能注明“作者不详”或注明稿件来源,请见谅。本坛对抄袭深恶痛绝,请大家转帖时学习本编辑做法,并且不要转帖那些声明不许转帖的。本坛特别欢迎原创。谢谢阅读和跟评!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9-09-17 12:46:48
西园丹桂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超级版主
文章:110
积分:111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19-09-30
3
 用支付宝给西园丹桂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西园丹桂

发贴心情
写得太好了!

专业模特经纪人,以足模为主,还有车模、礼仪、平面、广
告、服装、饰品、走秀等。可通过站内短信向我咨询本圈任
何模特情况,不用问我在不在,请通过一封短信把你所要咨
询的问题全部问完,我一有空即回复。谢谢!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9-09-30 16:09:09
本坛编辑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超级版主
文章:5122
积分:8351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07-11
4
 用支付宝给本坛编辑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本坛编辑

发贴心情
本坛推荐:欢迎点击下面链接!


“念四经咒”:消灾灭罪方便法门

送给命中的女子别出心裁的礼物

论八字碎语

李乙隆履历(2018年版)

众说纷纭李乙隆(2018年8月辑)

想做个好人,向乙隆老师学习

从潮汕“八月疯女人”谈到神秘的潮汕民间通灵术

关于民智现状的随便谈谈

关于林招村族谱

春笋作文书屋

西坛剑仙轩

小学生故事接龙:大牛和二牛

小学生故事接龙:三打白骨精

小学生故事接龙:高老庄

小学生故事接龙:火焰山

抄袭剽窃者,不得好死!


本编辑在本论坛所发大多为转帖,转帖不代表本坛意见。本坛倡导尊重作者署名权。如难以查明作者,只能注明“作者不详”或注明稿件来源,请见谅。本坛对抄袭深恶痛绝,请大家转帖时学习本编辑做法,并且不要转帖那些声明不许转帖的。本坛特别欢迎原创。谢谢阅读和跟评!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20-05-06 15:31:09

 4   4   1/1页      1    



Copyright ©www.liyilong.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