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博 客 |  交流平台 |  网站推荐 | 查看跟评 |
 
闭上你们的嘴!让李某与命运背水一战!
  作者:李乙隆 发表日期:2017-09-24 13:24:30

问:李老师,你不是主张宽容吗?怎么不能宽容一些老朋友一时的势利及因势利而产生的一切?你少年时期就在课本边缘写上“小人、坏人、恶人其实都是病人,都值得怜悯”,连小人、坏人、恶人都能怜悯了,怎么不能宽容一些亲友的错?

李某答:先从割席断交说起。一说起割席断交,许多人褒管宁而蔑华歆,李某不以为然。管宁、华歆一起干农活,见地有片金,管挥锄无异,“华捉而掷去之”,拿起来之后才丢掉,能说他有什么错吗?就算他拿起来之后没有丢掉,非偷非抢,能说他有什么错吗?换成李某,如果知道失主一定会还给失主,如果找不到失主,以李某的品格,可能会把这拾来的财富用于行善。有达官显贵乘雅车从门口经过,宁读书如故,歆放下书出门观看。文学爱好者李某喜欢观察一切,有雅车经过,群众围观,李某肯定也会挤过去看一看。就因为这两件事,管宁割席断交了。研究管宁、华歆两人的历史之后,李某认为,管宁不是伪君子,华歆也不是真小人,两人各有千秋。

管宁一生讲学,曹魏几代帝王数次征召管宁,皆不应命。以此观之,宁可辞职不入D、宁可失业离体制的李某,近宁而远歆。在正常的社会,李某也会“学而优则仕”,当个好官,为国为民,但在不正常的社会,李某不会扭曲自己的人格去迎合那些见不得人的潜规则。李某不知道管宁所处时代的官场,对正直人格的扭曲力有多大,但李某知道时下。尽管被管宁割席断交,但曹叡让华歆当太尉时,华歆称病请辞,愿将太尉一职让与管宁。李某愿交友如华歆者,虽不接受他让出来的官位,但会欣慰于他的相知与敬重。

有些错可以宽容,但有些错,或者根本算不上错,只是一种态度,比如势利的表情等,李某不能宽容,是因为李某把他们当正常人,而不是把他们当病人。李某要坦率地让他们知道:作为老朋友,你的势利、误解,让我不爽,因情谊而产生的愉悦感荡然无存,李某把你视为路人之后,自然会宽容你的,就像宽容其他路人一样。相信你永远不会成为小人、坏人、恶人,如果万一成了,那李某还会把你当病人,予以怜悯。

超越世俗情感,才能获得宽阔情怀。一些亲友变成陌生人,其实也在消除李某的分别心,培养无缘大慈的境界。

下面的话是规劝一些亲友的:

人家并没有做过任何对不起你们的事,也没有向你们任何一个人开口借过一分钱,打心眼里没这个念头,你别多心了,你以为人家陷于贫病,说不定人家实际经济情况并不差呢,像李某这样的人,晴天积下落雨粮,即使在养病期间,没有工作,通过微信随时可以找到活来干,赚点钱过日子,人家只是觉得与你们在一起时已没有愉悦感,已不暖心,不再把你们当朋友,但也没有说你们一句不好听的话,人家一般不会提起你们,只有在彼此共同的熟人、朋友问起你们的时候,人家才会说起你们,表情自然地、充满善意地说:“最近很少与他联系了,听说他一切都好。”在人家心里,你们还是好人。

闭上你们的嘴,不要自以为是地说他这说他那,越说越走样,越传越扭曲。因为你们越来越不了解他,当然越来越不理解他,那么,也别想当然地越来越误解他,自以为是地评说他。他可能比你们高尚得多,高尚到你们永远无法理解的程度。

朋友们,当你们实在不了解一个人、不理解一个人的时候,不要道听途说,不要搬弄是非,最好的修养是:闭上你的嘴!

对!闭上你的嘴!

你们看李某,所说是非,都是天下的大是大非,除了写作时有或真实或虚构或兼之的小人物从笔下走出来之外,何曾对乡邻、同学、老师、同事、熟人、亲戚、朋友、文友等,说三道四!

在世俗意义上你们都是好人,起码比社会中许多人要好。但你们毕竟缺乏李某的胸襟与境界。真的,在某些方面,李某之项背,非你们所能望。

不要怪人家脾气不好,久病中的人脾气差是正常的。“久病床前无孝子”,有时候便是因病人的坏脾气造成的。需要体谅的是病人而非你们,需要胸怀的是你们而非病人。假如他对你们表达不满是他人阔脸变,那错的肯定是他而不是你们。倘若是你阔了,或者是他下台了、失业了、贫穷了、久病了等,那他回应你们冷落、势利的方式,可以是冷处理,慢慢疏淡,保持脸面,说不定那天他好起来了,大家还能做回朋友,但以李某的个性,会支持他热处理,直截了当地告诉你们,我对你们不爽,我们不再是朋友了。这样做,也免得你们多心,以为他陷于贫病需要你们帮助,很怕他找你们求助什么的。

李某告诉自己的学生:一个处境欠佳或久病中的朋友对你发脾气,你要宽容;一个处境较优、自我感觉良好的朋友对你势利,你可以不宽容,只有在你把他们视为路人之后,才予以宽容;在你春风得意时,朋友对你表示不爽,你不但要宽容,还要反省。

阅人无数、善于换位思考的李某,对势利会有准确的判断,不会因过敏而误判的。

说你们势利,你们打死不愿承认,那还可以有另一种可能:

尽管致力于公民教育的李某所讲的内容,会逐渐被众人所接受,但毕竟总走在前面,二十多年前所讲的,有些会在十年前被众人接受,十年前所讲的,有些现在已被接受了,但现在所讲的,也许要十年后才会被众人接受。你们接受李某见解的时候,也不会记得是李某讲过的。因此,李某永远不会被你们所理解,因为不解,所以误解。但有些公民常识,总得有人反复地讲,才能慢慢地为众人所接受。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李某多次被特殊部门的人找上门来,或约到某处谈话,特殊部门也曾找过市作家协会领导,要他们“教育”李某,因此,你们担心李某与你们来往,对体制内的你们可能不利,也是正常的。尽管你们打死不承认有这个担心,但李某断绝与你们的往来,其实也是一种良苦用心。

曾一度家乡的年轻人都在传言一个同龄人多坏,李某问这些年轻人:你们所说的这个人,偷过你吗?抢过你吗?骗过你吗?打过你吗?骂过你吗?欺侮过你吗?背后说过你坏话吗?都没有,那么,你们何苦如此恨他!你们所说的他的“坏”,没有一件是原则性的。比如说他小气,他们家以前多穷你们不是不知道,现在他富起来了,但富起来就得一下子变得非常大方吗?他以前穷的时候,你们并没有帮助过他,甚至也没有把他当过朋友,他不欠你们什么,现在富起来了,没有对你们好,你们可以疏远他,但不必说他多坏,大家各过各的日子就是了。

李某生活在家乡时,邻居有一个女孩,是居民户口的人为逃避计划生育而送来亲戚家寄养的,一直被她几家亲戚的大人小孩所厌恶,总说她偷东西。女孩偷什么呢?食物、玩具,甚至钱,偷钱去买零食。李某知道一个人一旦落到她那个境地,不是她偷的也总被认定是她偷的,大家总是骂她、嫌弃她,甚至打她。李某劝她的几家亲戚的大人小孩,你们既然接受她来寄养,就该善待她,而不该这样对她。你们这样对她,她一定会破罐破摔越来越坏。你们爱她、关心她、好好教育她,她一定会越来越好。她毕竟还是个孩子!

李某在一所以转化问题学生为主的民办学校当校长助理时,有个三年级学生,父亲是的士司机,母亲很早就去世了,父亲没有时间带他,让他在学校全托,连节假日也把他放在学校里,是个没有母爱、缺乏家庭温暖的可怜的孩子。他在学校的情况比上面所讲的那个寄养女孩更糟糕,进学校不久就开始被打骂,一直到李某来这所学校任职。他也是被公认的小偷。这所学校是全封闭的,即使偷到钱也不能买到东西。他偷东西只是为了破坏,是发泄,是报复。据说偷过几次手机,问他手机放在哪里,他说扔到围墙外面去了。说是他偷的,并无人证物证,只是他承认了。而他的承认,在惯于体罚学生的那所学校,与刑xun下那些后来因真凶落网而被证实是被冤杀了的“强jian杀人犯”的口供一样,李某不以为然。李某了解他的情况之后,十分同情他,与他交谈,他被打骂时没有哭,而李某的几句话就让他大哭一场。李某明知故问:“你妈妈呢?”他答:“死了!”“你记得她的模样吗?”“记得!”“她爱你吗?”“爱!”“她没有死,她在天上看着你呢。如果你做个好孩子,让大家都喜欢你,过得很开心,她也会很开心。如果你是个坏孩子,老是被人打骂,你妈妈在天上看见了,不知哭得多伤心哪!”后来他变好了,学校老板说是谁谁谁的功劳,谁谁谁,都是喜欢打骂他的人。不久,李某就离开那所学校,不知他是否又会被打骂,又变坏了。

一位乡村贤人,书法不错,也颇有学识,当代课老师期间,因为工资过低,他十分自卑,因自卑而敏感,可能当时生活上也遇到一些困难吧,他变得神经兮兮,总说大家都在看轻他、耻笑他,弄得大家与他很难相处,有些人便开始说他有精神病。当时那所学校的校长是李某朋友,想辞退他。李某以过人的直感,认定那位代课教师只是暂时性神经过敏,不可能伤害学生,没有什么危险性,坚决反对辞退他。李某说,如果真的辞退他,他将更加穷困潦倒,按此情况发展下去,用不了多久,有可能就真的精神病了,所以,不但不能辞退他,还要更加善待他、关心他。因为他很敏感,善待与关心,还得十分自然,不要让他觉得奇怪。后来他的自卑与敏感减轻了,一年后,他通过考试转正了,工资增加了几倍。他现在活得十分自信、潇洒。

2004年6月《南方都市报》一篇题为《孩子心灵的奴化更堪忧》的时评引起李某的注意,摘录几句话如下:“随着中央电视台、《南方周末》等主流媒体对沈阳‘阳光儿童村’这个封闭、安全的‘独立王国’的关注,尤其对建立者付广荣伪善面目的揭露,相信‘一个复杂的丑闻’会喊起公众的警觉。对于‘阳光儿童村’善款收付混乱的关注固然重要,但我以为更要警惕的是‘付妈妈’对儿童村孩子心灵的奴化……逼迫他们信服‘妈妈’才不用重新流浪,才有所归宿。这就不难理解,孩子们为什么会如此异口同声,为什么会如此理不直气却壮,为什么会如此把代表社会正义的记者视为寇仇,为什么会把儿童村的存在看得高于一切,而对于善款收付漠然置之。”李某当时在网上输入“付广荣”三字,搜索到近千个网页,一两个月前还把她歌颂为天使,仿佛一夜之间,传媒一边倒地把她贬为伪善,而且前褒后贬的,相当一部分是同一媒体。李某当即写下《她伪善吗?》一文在网上广为发布,并在各论坛上与人辩论。纵观当时的媒体与网络各论坛,从官方到民间,铺天盖地声讨付广荣,连李某一直所喜欢的南都南周两报也不例外。极力为她仗义执言的只有李某一人。李某并不会因为喜欢南都南周两报就被它们牵着鼻子走。李某当时主要讲了下面这些话:

| 1 || 2 | [ 页次:1/2页 ]『上页』『下页
→本文共有评论0篇︱已阅读763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关闭窗口
发 表 评 论
 姓名:  *         密码: *
 标题:
 内容: *
{ 注意:带“*”的地方一定要填写。}
Copyright © www.liyilong.com
Email:56090138@qq.com   李乙隆微信公众号:liyilongzuop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