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博 客 |  交流平台 |  网站推荐 | 查看跟评 |
 
李乙隆经
  作者:李乙隆 发表日期:2022-01-07 13:32:16

获得此书望珍惜

半夜贤自古皆无

三更富从来不稀

古今中外皆势利

当下大国更如是

乙隆非官亦非富

听吾言者能有几

听吾言者必成才

若不命乖定成器

若是运蹇亦独善

别有一番高格致

尔等势利欺吾类

小人得意能几时

一生追求真善美

真是真相与真理

社会科学与自然

善是善教与善业

美是文学与艺术

善美要以真为基

善恶到头终有报

远在儿孙近在己

今日吾族子孙旺

当年祖宗积善余

诸恶莫做行诸善

自净其意明教义

不杀众生不妄语

不偷不盗不抄袭

世上恶行有千般

诬陷好人是其一

世上善行有千般

为冤者鸣是其一

积德无需人神见

行善自有天地知

乙隆身微言不贱

以上良言望谨记

乙隆诗文真善美

益智益心益情趣

窃吾诗文福报损

传吾诗文恶业抵

窃文传文何以分

盗名留名是其异

大国民众轻原创

抄袭剽窃不为耻

其中一半非故意

主观无剽窃之心

客观成抄袭之实

无意而罪亦为罪

勿以无知为借口

况且尚有潜意识

文贼不信原创者

小人不信有君子

偌多文贼讲正义

社会尽为伪君子

窃吾诗文必招害

传吾诗文定获利

捐印出版为纸书

向人赠书多仗义

分享转发于手机

向人推荐好心意

摘录引用能留名

参考借鉴能明示

哪怕阅后点个赞

亦添功德益于己

从李广至李乙隆

拢总刚好八十世

广公至吾已写完

含注解三万余字

广公之前且勿理

留待日后再补记

辛丑龙潜撰此诗

诗思泉涌颇畅意

题目为缅怀先人

记录族人并自述

副题乙隆族谱诗

洋洋洒洒笔难止

竟将族谱写成诗

借先人事讲道理

集社会学人类学

哲学法学历史学

宗教学与心理学

儒家道家与佛理

玄学易学于一体

还有家史与自传

还有抒情与述志

叙事方面力求实

述志方面若自诩

实言逆耳亦有意

一己之力抵俗众

狂狷不羁反势利

博大精深一长诗

此等写法实新异

古今中外第一人

在下乙隆敝姓李

今后不再改一字

新篇续写与补记

说明:

可能是2006年所写的某篇文章开始,乙隆写文不喜欢写到“我”,总以“李某”代之。有时不必写到“我”的,也有意在某个地方写进“李某”,比如整段话、整篇文除了引用或新闻事实,都是乙隆的观点和评论,却会在某句话前面加上“李某认为”,好像其他话就不是李某的“认为”了,有点可笑。这种做法,只是针对乙隆的文字被到处转发却没有署名“李乙隆”这种情况的无奈之举。由于此长诗所写的是李族,所以,在此长诗中不自称“李某”,而自称“乙隆”。

注解与补充:

“邦公上溯十四代/火德伟岸有信义……火公上溯廿六代/便是大唐贞观帝……贞观上溯廿九代/桃李不言下成蹊……却说邦公到林招……传至乙隆十一代”:“上溯”与“传至”不一样,“上溯”没有把本代算在内,“传至”则把本代算在内。计算世代数,须把“上溯”的世代数加上一。李广卒于公元前119年,李世民卒于649年,李火德卒于1292年,李邦奉卒于1715年,由此可算出,从李广到李世民是768年,30代,每代25.6年,从李世民到李火德是643年,27代,每代约24年,从李火德到李邦奉是423年,15代,每代28.2年,从李邦奉到现在是306年,11代中已有不少人去世了,每代约28年。每代多少年,不是生头胎的年纪,而是平均值。乙隆的林招二世祖与三世祖都是尾子,三世祖五房公、六房公、七房公是续弦夫人所生,他们出世时,堂兄们、胞兄们子女成群了。因此,乙隆在家乡属于辈分高年龄不算高的人。

“桃李不言下成蹊/林暗草惊夜引弓/龙城飞将抵胡骑/亲民爱兵功赫赫/李广难封芳百世”:化用、引用司马迁、卢纶、王昌龄、王勃对李广的赞美或感叹的诗或文。西汉司马迁在《史记》中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来比喻李广为人笃实厚朴讷于言,却让人敬而亲之,追随者众。有人说,太史公的话一语三关,一则李广姓“李”,二则“不言”符合李广“身正不令而行”的风格,三则“桃李”常被用来比喻优秀人士。唐代卢纶的“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取材于《史记·李将军列传》中的“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用夸张的手法,赞美李广善射、神武。唐代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龙城飞将”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龙城”指的是卫青,因为龙城袭击战是卫青打的,“飞将”指的是李广,因为李广被称为“飞将军”;第二种说法是,“龙城飞将”指的是李广一人,因为飞将军李广驻守卢龙城。乙隆偏向于第二种说法。不管是哪种说法,都肯定了李广对汉朝防务的中流砥柱作用。初唐四杰之首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来表达自己的怀才不遇。

“将军百战身名裂/回首家园隔万里”:引用、化用宋代辛弃疾的《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辛词的意思是:名将李陵,身经百战,兵败而降,身败名裂,到河边桥头送别苏武,回头遥望故国,远在万里之外,李陵与故友苏武这一别,便成永别。此词十分悲凉。

“单于嫁女立为王/陵杀李绪也免死/汉朝对陵太无义/陵不归汉不为耻”:李绪本来是汉朝边塞的都尉,降了匈奴。李陵恨李绪为匈奴练兵而使自己三族被诛,便派人杀了李绪。乙隆认为,汉武帝灭李陵三族,是承秦制之毒,《后汉书·杨终传》中说:“秦政酷烈,违啎天心,一人有罪,延及三族。”每当有人说什么依法治国之类的漂亮话,乙隆总会说一句,还得看是良法还是恶法。李陵的遭遇乙隆非常同情,但冤有头债有主,李陵杀李绪则是乙隆所反感的。大阏氏要杀掉李陵,单于把他藏到北方去了,大阏氏死后才回来。单于把女儿嫁给他,立他为右校王,立卫律为丁灵王。汉昭帝即位,大将军霍光、左将军上官桀辅政,他们派李陵的好友陇西人任立政等三人去匈奴招李陵归汉。任立政等到匈奴后,单于置酒款待,李陵、卫律在座。任立政等三人用目光向李陵示意,又几次把佩刀上的环弄掉,趁捡环时握住李陵的脚,暗示他回汉朝去。此后李陵、卫律也设酒款待汉使。趁卫律稍离时,立政说:“少卿,你受苦了,霍子孟、上官少叔向你问好。”李陵说:“霍公与上官大人可好!”立政说:“他们请少卿回故乡去,富贵不用担心。”李陵说:“我回去容易,只怕再次蒙受耻辱,无可奈何!”话刚说完,卫律回来了,好像听到李陵的话,便说:“李少卿是贤能之人,大可不必只在一国居住,从前范蠡遍游天下,由余从西戎到秦国,今天还谈什么故国之类!”说罢告辞了。任立政接着对李陵说:“你也是这个意思么?”李陵说:“大丈夫不能反复无常,再次蒙羞。”李陵在匈奴生活了二十多年,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病死。李陵在当下“战狼”们眼里肯定是“大汉奸”,在汉武帝时期也确实让陇西李族引以为耻,但在历史上却是文人墨客同情、感叹的人物,自称是李陵后代的人一直大有人在。建立北魏帝国的拓跋珪就自称是李陵的后代。唐初,黠戛斯部落朝贡兼认亲,自称是李陵后裔。自称李陵后裔的黠戛斯人黑眼黑发,普通黠戛斯人却赤发绿瞳。黠戛斯人一直是唐朝坚定的盟友,多次参与唐朝对突厥的军事行动,还曾击败回鹘一统漠北。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 14 |
[ 页次:8/14页 ]『上页』『下页
→本文共有评论7篇︱已阅读535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关闭窗口
发 表 评 论
 姓名:  *         密码: *
 标题:
 内容: *
{ 注意:带“*”的地方一定要填写。}
Copyright © www.liyilong.com
Email:56090138@qq.com   李乙隆微信公众号:liyilongzuopin